反應釜保溫施工時,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,以便適配場景的多樣化方案,例如說需根據溫度范圍、耐腐蝕性、施工便捷性綜合選擇,常見材料及特性如下:
高溫場景(>200℃)
巖棉/玻璃棉:纖維狀結構,耐高溫(可達600℃),導熱系數低(0.03-0.04W/m·K),適用于不銹鋼反應釜高溫保溫。
硅酸鈣板:硬質板材,耐高溫(1000℃),抗壓強度高(0.42-0.65MPa),適合需要機械保護的場景。
珍珠巖漿料:防火性好,但吸水性高,需配合防水層使用。
低溫場景(<100℃)
聚氨酯發泡材料:閉孔結構,導熱系數低(0.025-0.028W/m·K),防水性強,整體性好,但成本較高。
擠塑聚苯板(XPS):耐潮濕,強度高,導熱系數0.028-0.03W/m·K,適合潮濕環境。
膠粉聚苯顆粒漿料:阻燃性好,可廢品回收,但保溫效果一般,對施工要求高。
特殊場景
玻璃絲棉保溫氈:柔性材料,適用于異形反應釜或管道纏繞。
可拆卸保溫夾套:四氟材料耐酸堿,貼合設備,便于維修,適合制藥、化工行業。
反應釜保溫施工流程:標準化操作確保質量
表面處理
清潔反應釜表面,去除油污、灰塵,使用清潔劑和水清洗,并用干凈布擦拭干燥。
預留防火隔離帶(如需),用瑰寶酚醛保溫板滿抹粘結砂漿粘貼。
粘結劑涂抹
涂抹厚度1-2毫米,均勻覆蓋整個表面,確保保溫材料與釜體緊密貼合。
低溫環境施工時,可適當增加粘結劑厚度以提高附著力。
保溫材料固定
平鋪固定:將保溫材料(如巖棉板、聚氨酯板)平鋪于表面,用螺絲、釘子或專用膠帶固定。
錯縫拼接:特殊要求下分兩層錯縫固定,避免熱橋形成。
漿料施工:抹保溫砂漿至少分2-3遍,每遍厚度10-20mm,間隔24小時以上,施工溫度偏低時延長間隔。
外護層安裝
鐵皮/鋁皮/彩鋼板:厚度0.3-0.6mm,通過壓邊機壓邊成型,滾圓機滾圓成筒,順水流方向搭接,接口平整。
玻璃鋼:耐腐蝕性強,適用于化工行業,需專業人員施工。
柔性保溫套:可拆卸設計,直接套于反應釜外部,用魔術貼或綁帶固定。